股市利多?美國實質利率難轉正,人行兩年來首降息
2022/01/17 10:51:54


MoneyDJ新聞 2022-01-17 10:51:53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Greg Ip 1月14日撰文指出,就在聯準會(FED)準備提前調高利率的同時,美國債市投資人則是下修利率天花板、預估聯邦基金利率到2025年才會升至2%。Ip表示,這意味著實質利率屆時仍將低於零軸、對接近破紀錄的股市本益比提供正當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首席經濟學家Olivier Blanchard在新書中提到,美國、西歐和日本的無風險政府債券殖利率在過去30年呈現下跌趨勢。美國前財長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去年初雖曾警告、財政與貨幣刺激政策恐將導致通貨膨脹率飆高,但他也坦承數年後可能重返「長期停滯(secular stagnation)」狀態、稱這正是市場預期實質利率將維持在低檔的主因。

美國財政部公布,美國10年期公債實質殖利率連續第3個交易日攀升,1月14日報-0.66%、創2021年4月12日(-0.64%)以來新高,較1月13日上揚0.07個百分點。那斯達克指數1月14日收高0.59%。

歷史數據顯示,美國10年期公債實質殖利率於2021年2月25日跳升0.19個百分點、創2020年3月17日以來最大漲點,那斯達克指數當日大跌3.52%。

人行意外調降MLF利率


彭博社週一報導,中國人民銀行(PBOC)啟動2020年4月以來首見的關鍵政策利率調降動作,將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中標利率自2.95%調降10個基點至2.85%。

渣打集團中國總經策略部主管Becky Liu上週指出,PBOC很少在FED升息時採取降息行動,上一次要追溯到1999年6月。

Thomson Reuters週一報導,上週48位受訪的交易商/分析師當中、34位預期MLF利率將維持不變。

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首席全球策略師夏瑪(Ruchir Sharma)1月3日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指出,大流行連續第2年改變了世界,雖然沒有改變一切,但已導致人口縮減、數位革命等趨勢加速推進。他指出,全球已有51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呈現縮減、高於2000年的17國。

夏瑪曾指出,過去50年200個國家的歷史經驗顯示,沒有一個經濟體可以在勞動年齡人口縮減的同時還能繳出6%或更高的經濟成長成績。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附註:
註1: 基金績效計算皆有考慮配息,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且過去配息率不代表未來配息率。所有基金績效,均為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之績效表現,亦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
註2: 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基金淨值僅供參考,實際以基金公司公告之淨值為準;部份基金採雙軌報價,實際交易以基金公司所公告的買回價/賣出價為計算基礎。
註3: 上述銷售費用僅供參考,實際費率以各銷售機構為主。
註4: 上述短線交易規定資料僅供參考,實際規定應以基金公開說明書為主。
註5: 境內基金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在國內募集及銷售,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註6: 依金管會規定基金投資大陸證券市場之有價證券不得超過本基金資產淨值之10%,當該基金投資地區包含中國大陸及香港,基金淨值可能因為大陸地區之法令、政治或經濟環境改變而受不同程度之影響。
註7: 上述資料只供參考用途,嘉實資訊自當盡力提供正確訊息,但如有錯漏或疏忽,本公司或關係企業與其任何董事或任何受僱人,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