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4-12-23 07:19:30 記者 蔡承啟 報導
業績惡化的日產汽車(Nissan)傳出將和本田(Honda)進行合併協商,且更傳出台灣鴻海(2317)有意收購日產、是促使兩大車廠進行合併的助因。而據專家指出,想要拯救日產的話,鴻海比本田更適合。
日經新聞22日報導,關於日產汽車、本田將進行合併談判,而鴻海有意參與日產營運一事,伊藤忠總研主任研究員深尾三四郎表示,「尋求救助的日產需要外部的力量,但本田可能難於拯救日產。想要在電動車(EV)、軟體定義車輛(SDV、Software Defined Vehicle)市場上競爭,已經沒有時間了。需要的不是追求規模、而是要講求速度感。就像推動夏普(Sharp)重建那樣、能夠進行迅速管理營運的是鴻海」。
深尾三四郎指出,「回顧日產的歷史、每25年就會出現危機,而重振的關鍵在於外國人。迎來外國人會讓人有種『黑船』的感覺,但只要能夠幫我們重建起來就好了。鴻海重振日產後、本田也能夠和日產合作。現在不需要焦慮。我覺得鴻海參與日產營運的可能性仍在」。
關於為什麼鴻海對日產感興趣?深尾三四郎指出,「包含搭載AI的自動駕駛車在內、鴻海希望成為AI企業。自動駕駛正應用於電動車、而鴻海想要會生產電動車的公司。鴻海雖已和台灣裕隆(2201)設立鴻華先進,不過這主要是商用車,鴻海想要和新的乘用車廠商合作、生產乘用車」。
共同通信22日報導,本田和日產會在23日正式宣布、將進行合併協商。目前最有可能的方式是設立一家控股公司,本田、日產將收編在控股公司旗下,而三菱汽車(日產為三菱汽車的最大股東)預估會在明年初加入。
3家聯盟成立的話,日本汽車產業將整編成兩大陣營,一是豐田汽車集團陣營、一是本田/日產/三菱陣營。2023年本田全球銷售量為398萬台、日產為337萬台、三菱汽車為78萬台,三家合計為813萬台,超越現代/起亞汽車的730萬台、成為全球「第3大車廠」,僅次於豐田汽車的1,123萬台和福斯的923萬台。
報導指出,鴻海已向日產提出收購案,且正進行談判、目標取得法國車廠雷諾(Renault)所持有的日產股票。
日媒日前報導,日產汽車之所以找上本田協商合併,背後有鴻海的影子,害怕被鴻海收購,成為推動日產、本田進行合併協商的「助力」。
(圖片來源:本田)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附註: | |
---|---|
註1: | 基金績效計算皆有考慮配息,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且過去配息率不代表未來配息率。所有基金績效,均為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之績效表現,亦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 |
註2: | 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基金淨值僅供參考,實際以基金公司公告之淨值為準;部份基金採雙軌報價,實際交易以基金公司所公告的買回價/賣出價為計算基礎。 |
註3: | 上述銷售費用僅供參考,實際費率以各銷售機構為主。 |
註4: | 上述短線交易規定資料僅供參考,實際規定應以基金公開說明書為主。 |
註5: | 境內基金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在國內募集及銷售,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
註6: | 依金管會規定基金投資大陸證券市場之有價證券不得超過本基金資產淨值之10%,當該基金投資地區包含中國大陸及香港,基金淨值可能因為大陸地區之法令、政治或經濟環境改變而受不同程度之影響。 |
註7: | 上述資料只供參考用途,嘉實資訊自當盡力提供正確訊息,但如有錯漏或疏忽,本公司或關係企業與其任何董事或任何受僱人,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