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1-06-15 08:56:17 記者 李彥瑾 報導
《華爾街日報》週一(14日)報導,今年3月,Fed發佈季度經濟預測,大多數Fed官員預計,Fed將一直到2023年都維持基準利率接近0%,以刺激經濟走出疫情衝擊。
Fed官員3月預估,2021年第四季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年增2.4%。Fed官員當時表示,從長遠來看,此通膨增速符合Fed訂下的年均通膨率2%目標。
不過,隨著美國大規模施打COVID-19疫苗,經濟反彈速度遠超預期,帶動通膨大幅飆升,加上原物料短缺對供應鏈造成嚴重破壞,美國5月CPI年增率從4月的4.2%躍升至5%,創下2008年以來新高。
巴克萊銀行(Barclays Bank)預計,美國第四季CPI年增率將升至3.6%,幾乎是Fed目標的兩倍。
本週二(15日)至週三(16日),Fed將進行為期兩天的6月政策會議。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將在美東時間週三(16日)下午2時(台北時間週四凌晨2時)舉行會後記者會,公佈政策更新與利率預期點狀圖(dot plot),以及Fed成員對利率前景的預測。
分析師認為,週三公佈的利率預期點狀圖將顯示,將有更多Fed成員預測2022年或2023年升息。MacroPolicy Perspectives 6月對127名分析師進行的調查顯示,68%的受訪者預估,Fed將在2023年至少升息一次。
彭博社報導,受訪經濟學家指出,在經濟成長及通膨加速上揚的情況下,Fed官員本週可能會表達預計2023年升息的立場,但不會在8月或9月前暗示縮減購債規模。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附註: | |
---|---|
註1: | 基金績效計算皆有考慮配息,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且過去配息率不代表未來配息率。所有基金績效,均為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之績效表現,亦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 |
註2: | 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基金淨值僅供參考,實際以基金公司公告之淨值為準;部份基金採雙軌報價,實際交易以基金公司所公告的買回價/賣出價為計算基礎。 |
註3: | 上述銷售費用僅供參考,實際費率以各銷售機構為主。 |
註4: | 上述短線交易規定資料僅供參考,實際規定應以基金公開說明書為主。 |
註5: | 境內基金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在國內募集及銷售,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
註6: | 依金管會規定基金投資大陸證券市場之有價證券不得超過本基金資產淨值之10%,當該基金投資地區包含中國大陸及香港,基金淨值可能因為大陸地區之法令、政治或經濟環境改變而受不同程度之影響。 |
註7: | 上述資料只供參考用途,嘉實資訊自當盡力提供正確訊息,但如有錯漏或疏忽,本公司或關係企業與其任何董事或任何受僱人,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