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投信 - 美國經濟續重啟 高收益債好時機
2021/11/26

在2020年11月全球疫苗研發出現突破性進展之前,美國經濟復甦腳步蹣跚,疫情的不確定性令投資者對未來展望存有不小的疑慮;但隨著疫苗施打普及,在大約一年後的今日,美國經濟持續以頗為強勁的力道復甦,美國經濟的重啟也將在後疫情時代提供更多投資機會。

美國經濟復甦除了讓股票相關資產受惠良多外,債券資產中的美國高收益債同樣也能直接受惠。為了支持經濟從疫情中恢復,全球央行採取非常寬鬆的貨幣政策,充足的市場資金使高收益債的發行者能較容易的再融資,並度過景氣循環的低潮;此外,隨著景氣回溫,這些企業的營收與獲利大幅改善,更進一步推升其償債能力與債券價值。也正因為與景氣的高度連動,使得美國高收益債指數今年截至11月19日的累積報酬率達到4.3%*,遠優於其他主要的固定收益資產。

三大理由,美高收持續看俏

展望2022年,美國高收益債仍有相對優異的表現機會,主要原因有三:

1.美國經濟持續增長:在經歷了過去一年強勁的復甦後,美國經濟成長的增速可能已經過了本波頂點,但在經濟活動還有進一步開放空間的環境下,明年美國的經濟成長預估仍將維持在長期的相對高點。今年第三季,即便經歷了delta變種病毒疫情的反撲,美國的經濟動能卻沒有受到顯著影響,無論是製造業或者服務業的採購經理人指數均維持在代表強力擴張的60附近,標普500企業獲利也強勁的成長超過40%以上,這些都顯示出美國經濟成長的動能依然強勁,也將提供高收益債一個良好的表現舞台。

2.高收債違約率維持低檔

若以面額加權平均的違約率來看,去年年底美國高收益債的違約率高達6.8%,但隨著經濟的復甦今年違約率快速下滑,截至今年10月底已降至0.36%的歷史低點。根據券商摩根大通的預測, 2022年與2023年美國高收益債的違約率可望分別維持在0.75%與1.25%的歷史相對低檔;接近長期低點的違約率支持高收益債的利差維持較低水位,並有利資產表現。

3.殖利率仍具優勢

目前全球仍處在低利環境,截至11月22日全球負殖利率債券的規模達13兆美元以上;過去幾年投資人追求收益的強烈需求一直不斷,目前美國高收益債的殖利率仍達4.4%左右,在主要的債券資產中相對更具有吸引力。在低利環境下,部分過去不投資高收益債的法人機構也開始佈局高收益債,特別是在違約率偏低的環境下,高收益債的殖利率優勢更加具吸引力。

總結來說,目前大環境的三大因素對美國高收益債明年的表現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舞台,在這個基礎之上還有明日之星債券的升評與美國基礎建設的計畫提供額外的利多機會。展望明年,無論從絕對或者相對報酬來看,美國高收益債預估都將再度成為固定收益資產中的首選之一。

*採用彭博巴克萊美國高收益債指數,投資人無法直接投資指數,本資料僅為市場歷史數值統計概況說明,非基金績效表現之預測。

附註:
註1: 績效計算為原幣別報酬,且皆有考慮配息情況。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且過去配息率不代表未來配息率。所有基金績效,均為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之績效表現,亦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
註2: 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基金淨值僅供參考,實際以基金公司公告之淨值為準;海外市場指數類型基金,以交易日當天收盤價為淨值參考價;部份基金採雙軌報價,實際交易以基金公司所公告的買回價/賣出價為計算基礎。
註3: 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含分銷費用)已揭露於基金之公開說明書及投資人須知中,投資人可至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http://www.fundclear.com.tw)下載,或逕向總代理人網站查閱。
註4: 上述銷售費用僅供參考,實際費率以各銷售機構為主。
註5: 上述短線交易規定資料僅供參考,實際規定應以基金公開說明書為主。
註6: 標示"(已撤銷核備)"及"(未申報生效)"之基金資料僅提供原有投資者參考,以供其做買回、轉換或繼續持有之決定;「已撤銷核備」為在台灣已下架(停售)的基金;「未申報生效」為未於法規規定之時效內向金管會辦理申報生效作業之境外基金。
註7: 基金B股在贖回時,基金公司將依持有期間長短收取不同比率之遞延申購手續費,該費用將自贖回總額中扣除;另各基金公司需收取一定比率之分銷費用,將反映於每日基金淨值中,投資人無需額外支付。
註8: 境外基金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或申報生效在國內募集及銷售,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註9: 依金管會規定基金投資大陸證券市場之有價證券不得超過本基金資產淨值之10%,當該基金投資地區包含中國大陸及香港,基金淨值可能因為大陸地區之法令、政治或經濟環境改變而受不同程度之影響。
註10: 上述資料只供參考用途,嘉實資訊自當盡力提供正確訊息,但如有錯漏或疏忽,本公司或關係企業與其任何董事或任何受僱人,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