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投信 - 陸股瘋牛 獲利強才有底氣
2020/07/21

近期境內掛牌陸股幾乎是直角上升,從6月29日起至7月14日,已飆漲15%,成為近日最受矚目標的。市場都在問,2007年、2015年的陸股漲潮是否即將重演?中信投信建議,近期陸股基本面並無大幅變化,股價最終仍將回歸基本面,說到底,獲利強才是股價成長的底氣。

中信中國50(00752)經理人葉松炫指出,這次境內陸股很可能是短期資金行情推波助瀾,光7月前3個交易日外資就有約60億美元資金從香港灌進陸股,過往從來沒有任何3個交易日湧入這麼龐大的資金。但投資人欣喜之餘,仍需留意風險,回顧2007年、2015年的波段,兩次漲勢都持續不到一年。2007年A股指數從高峰到低谷,跌幅69%約花不到3個月;2015年稍稍長一點,跌幅42%約耗時4個月。

葉松炫強調,同樣是資金行情,美股猶如馬拉松,多頭一走數十年,但境內掛牌陸股屢次急上急下,最終原因,在於成分股不同。美國大型股指標羅素1000中,科技股光蘋果、微軟、亞馬遜就佔到28%。標普500中,科技成分股也佔到28%,金融股只10%不到。反過來看,上證指數仍以地產、金融為大宗,科技股占比不到10%,股票基本面相較「不具想像空間」,資金行情的熱度相對易冷。

葉松炫表示,根據歷史經驗,資金行情雖可能導致股市本益比偏高,但最終,資金行情與股價的關係也像金融圈內的著名譬喻:資金行情像條狗,基本面仍是拉著牽繩的主人。資金行情再怎麼簇擁,股價仍將與基本面、產業未來展望維持一定程度的相關性。
有別於A股成分股多為傳產,MSCI中國外資自由投資50不含A及B股指數的科技股含量高達6成,這也反映在指數毛利率上。根據彭博統計,MSCI中國外資自由投資50不含A及B股指數成分股毛利率高達32.8%,遠高於上證180指數、滬深300指數、富時A50指數等。
中國基本面仍是全球主要國家中最好,根據國際貨幣基金今年6月的最新經濟預測,中國不只今年經濟維持正成長,明年反彈幅度也是主要國家中最強。中信投信建議,市場多頭氣焰正熾,投資人不妨分批入場布局。

各陸股指數Q2毛利率比較

指數

MSCI中國外資自由投資50不含AB

滬深300

富時A50

上證A50

上證180

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

毛利率(%

32.8

20.7

25.5

19.1

20.2

資料來源:彭博、中信投信整理 資料時間:2020/07/14

附註:
註1: 績效計算為原幣別報酬,且皆有考慮配息情況。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且過去配息率不代表未來配息率。所有基金績效,均為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之績效表現,亦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
註2: 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基金淨值僅供參考,實際以基金公司公告之淨值為準;海外市場指數類型基金,以交易日當天收盤價為淨值參考價;部份基金採雙軌報價,實際交易以基金公司所公告的買回價/賣出價為計算基礎。
註3: 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含分銷費用)已揭露於基金之公開說明書及投資人須知中,投資人可至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http://www.fundclear.com.tw)下載,或逕向總代理人網站查閱。
註4: 上述銷售費用僅供參考,實際費率以各銷售機構為主。
註5: 上述短線交易規定資料僅供參考,實際規定應以基金公開說明書為主。
註6: 標示"(已撤銷核備)"及"(未申報生效)"之基金資料僅提供原有投資者參考,以供其做買回、轉換或繼續持有之決定;「已撤銷核備」為在台灣已下架(停售)的基金;「未申報生效」為未於法規規定之時效內向金管會辦理申報生效作業之境外基金。
註7: 基金B股在贖回時,基金公司將依持有期間長短收取不同比率之遞延申購手續費,該費用將自贖回總額中扣除;另各基金公司需收取一定比率之分銷費用,將反映於每日基金淨值中,投資人無需額外支付。
註8: 境外基金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或申報生效在國內募集及銷售,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註9: 依金管會規定基金投資大陸證券市場之有價證券不得超過本基金資產淨值之10%,當該基金投資地區包含中國大陸及香港,基金淨值可能因為大陸地區之法令、政治或經濟環境改變而受不同程度之影響。
註10: 上述資料只供參考用途,嘉實資訊自當盡力提供正確訊息,但如有錯漏或疏忽,本公司或關係企業與其任何董事或任何受僱人,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