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美元是最大問題 全球陷"厄運循環" 債務型通縮蠢動
2020/04/28 08:30:10


MoneyDJ新聞 2020-04-28 08:13:47 記者 陳苓 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狂印鈔,資產負債表直線爆衝(見附圖),許多人預期美元將慘崩。但是聲譽卓著的前高盛避險基金經理人Raoul Pal,看法完全相反,他說FED印鈔後,美元逆勢升值、新興貨幣重貶,美元是全球的最大問題,全球沒有足夠美元清償債務,「債務型通貨緊縮」成了重大風險。

Pal 26日在推特發佈連串推文(Thread reader彙整後見此),FED進行了規模空前的印鈔行動,資產負債表激增,很多人預測美元將重挫,但是事情沒那麼簡單,美元本位制是當前許多問題的根源,全球沒有足夠美元能清償所有債務,因此「債務型通貨緊縮」(debt deflation)是一大風險。

先來看看美元,FED資產負債表的爆炸性成長,實際上與美元升值連動、未導致美元貶值。從FED的廣泛美元貿易加權指數(Broad Trade Weighted Dollar Index)和FED資產負債表的對照圖,可見一斑(見此)。不只如此,從美元指數線圖也可發現,美元加速突破下降楔型。而且廣泛美元貿易加權指數更突破巨大的杯柄形態,來到空前新高,漲勢似乎持續加快(見此)。

美元狂飆,亞洲貨幣和新興市場貨幣則爆跌,再再顯示FED瘋狂印鈔,重創最脆弱的借貸者,也就是新興市場貨幣,這正是債務型通縮的本質。Pal認為,世界最大的問題是美元,眾人陷入「厄運循環」(doom loop):成長減緩拉升美元、讓成長更為緩慢,並導致美元續揚,所有借貸者必須玩大風吹,爭搶美元償債。

美元換匯、量化寬鬆(QE)等,都無法解決問題。換匯無法幫助最脆弱的主權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缺乏外匯存底。而且貿易關稅、原物料價格崩盤、全球成長減速、美國貿易赤字減少,也讓企業無法取得美元。這是結構性問題,印鈔無法解決。想用印鈔解決美元本位問題,通常只會讓法定貨幣相對於黃金貶值,債務型通縮的可能性,導致金價走揚。

Pal猜測,債務型通縮的下一個訊號,是債券開始計入負利率的可能性,這天很快就會到來。倘若發生,將是賣股出場的時刻,屆時企業將進入無力償債的階段。

Business Insider、Asia Times報導,Pal預測有其準確性,他36歲就從高盛退休,如今是Global Macro Investor的執行總裁。他曾預見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去年也正確預言FED會把利率降至零。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附註:
註1: 績效計算為原幣別報酬,且皆有考慮配息情況。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且過去配息率不代表未來配息率。所有基金績效,均為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之績效表現,亦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
註2: 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基金淨值僅供參考,實際以基金公司公告之淨值為準;海外市場指數類型基金,以交易日當天收盤價為淨值參考價;部份基金採雙軌報價,實際交易以基金公司所公告的買回價/賣出價為計算基礎。
註3: 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含分銷費用)已揭露於基金之公開說明書及投資人須知中,投資人可至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http://www.fundclear.com.tw)下載,或逕向總代理人網站查閱。
註4: 上述銷售費用僅供參考,實際費率以各銷售機構為主。
註5: 上述短線交易規定資料僅供參考,實際規定應以基金公開說明書為主。
註6: 標示"(已撤銷核備)"及"(未申報生效)"之基金資料僅提供原有投資者參考,以供其做買回、轉換或繼續持有之決定;「已撤銷核備」為在台灣已下架(停售)的基金;「未申報生效」為未於法規規定之時效內向金管會辦理申報生效作業之境外基金。
註7: 基金B股在贖回時,基金公司將依持有期間長短收取不同比率之遞延申購手續費,該費用將自贖回總額中扣除;另各基金公司需收取一定比率之分銷費用,將反映於每日基金淨值中,投資人無需額外支付。
註8: 境外基金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或申報生效在國內募集及銷售,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註9: 依金管會規定基金投資大陸證券市場之有價證券不得超過本基金資產淨值之10%,當該基金投資地區包含中國大陸及香港,基金淨值可能因為大陸地區之法令、政治或經濟環境改變而受不同程度之影響。
註10: 上述資料只供參考用途,嘉實資訊自當盡力提供正確訊息,但如有錯漏或疏忽,本公司或關係企業與其任何董事或任何受僱人,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