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傷"印度製造" 訂單回流中國!專家:外企恐出走
2021/05/21 11:29:46


MoneyDJ新聞 2021-05-21 11:29:11 記者 陳苓 報導

印度疫情大爆發,成了全球數一數二的重災區,鴻海(2317)和緯創(3231)的印度廠都傳出確診、一度停工。全球供應鏈出走中國,印度原本是一大受惠者,如今疫情影響下,跨國企業又把訂單轉回中國。有人預測,要是疫情無法在夏季受控,部分大企業可能會離開印度。

南華早報20日報導,印度疫情兇猛,不只大企業生產受創,小型業者更叫苦連天。Manpreet Singh在印度孟買附近經營出口鞋廠,他旗下的125名員工,只剩15人仍在工作,其他都躲回老家避難。不只如此,印度各地封城,導致小公司供給短缺、原物料價格漲翻天。他說:「價格大漲25%以上,小型製造商不是無法應付,就是暫時或永久關廠」。

Singh擔心要是疫情無法迅速受控,家族經營的小工廠可能會永遠失去客戶,訂單從此轉向中國和越南工廠。他說:「我們會失去50%(訂單),我猜」。

小企業情況悽慘,大企業也沒好到哪裡去。紡織、汽車、電子大廠被迫縮減產能,鴻海、緯創更一度關廠。印度當局吸引企業離中轉印的計畫,可能受創。紐約大學兼任講師暨中國管理諮詢商Tidal Wave Solutions合夥人Cameron Johnson說,部分在印度營運的跨國企業,暫時轉單至中國、越南、南韓工廠,尤其以車廠和家電廠最普遍。他警告:「如果情況持續到夏天,會看到一些跨國公司搬離。倘若夏天之前疫情好轉,出走情況不會太嚴重」。

在印度設廠或由印度供貨的兩岸業者,已經面臨供應鏈干擾。Xie Jun是浙江省的製造商,向印度購買部分布料。他說:「我的訂單略受影響,狀況類似去年5月,商品完工後運不出來,我有價值人民幣800萬~1,000萬的貨,還卡在倉庫裡」。台灣製造業者也透露:「(去年)我們就把部分訂單轉到中國和越南廠,此後(印度廠)一直保持比較低的生產比例,避免交貨延誤」。他說,印度新一波疫情導致10%人力短缺。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附註:
註1: 績效計算為原幣別報酬,且皆有考慮配息情況。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且過去配息率不代表未來配息率。所有基金績效,均為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之績效表現,亦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
註2: 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基金淨值僅供參考,實際以基金公司公告之淨值為準;海外市場指數類型基金,以交易日當天收盤價為淨值參考價;部份基金採雙軌報價,實際交易以基金公司所公告的買回價/賣出價為計算基礎。
註3: 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含分銷費用)已揭露於基金之公開說明書及投資人須知中,投資人可至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http://www.fundclear.com.tw)下載,或逕向總代理人網站查閱。
註4: 上述銷售費用僅供參考,實際費率以各銷售機構為主。
註5: 上述短線交易規定資料僅供參考,實際規定應以基金公開說明書為主。
註6: 標示"(已撤銷核備)"及"(未申報生效)"之基金資料僅提供原有投資者參考,以供其做買回、轉換或繼續持有之決定;「已撤銷核備」為在台灣已下架(停售)的基金;「未申報生效」為未於法規規定之時效內向金管會辦理申報生效作業之境外基金。
註7: 基金B股在贖回時,基金公司將依持有期間長短收取不同比率之遞延申購手續費,該費用將自贖回總額中扣除;另各基金公司需收取一定比率之分銷費用,將反映於每日基金淨值中,投資人無需額外支付。
註8: 境外基金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或申報生效在國內募集及銷售,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註9: 依金管會規定基金投資大陸證券市場之有價證券不得超過本基金資產淨值之10%,當該基金投資地區包含中國大陸及香港,基金淨值可能因為大陸地區之法令、政治或經濟環境改變而受不同程度之影響。
註10: 上述資料只供參考用途,嘉實資訊自當盡力提供正確訊息,但如有錯漏或疏忽,本公司或關係企業與其任何董事或任何受僱人,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